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新政策导航

电池回收处理新政策总则
生产使用、收集、运输
处理新技术以及污染防治
回收处理新政策总结
返回顶部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池用量的激增,在本世纪初废旧电池的污染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环保问题之一。2003年,我国第一部废电池污染防治专门政策《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由当时的环保总局发布。时隔13年,能源领域已经沧海桑田,而电池行业也终于迎来了新《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月,《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这是环保部近期发布的一系列控制重点行业高危害污染物技术政策之一。本专题将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新政策进行解读与行业分析。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新政策总则

1纳入新兴电池 —— 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

新政策中废电池涵盖的范围纳入了新兴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
政策分析:时隔十多年,主流电池已发生变化,纳入新兴电池是顺应行业发展。

2提出利用“物联网”建立废电池回收信息数据平台

鼓励建立“物联网”型环保宣传和社会监督体系。引导公众参与废电池的回收,提高废电池回收率,建立废电池污染的社会监 督举报机制;鼓励废铅蓄电池回收过程的环境监管,利用“物联网”逐步 建立废电池回收信息数据平台,建立回收过程的污染防控体系。
政策分析:该条文毫无疑问顺应了“互联网 ”潮流。事实上,已有环保公司进行了这一尝试,并且仍在正常运营
电池的生产使用、收集、运输和贮存
电池的生产和使用
电池的收集
电池的运输和贮存

1、删去大量促进危害程度较高电池种类(如氧化汞电池)的取代和淘汰条文。

2、鼓励铅蓄电池再生企业达到一级清洁生产水平,提出资源回收利用的目标

2017年废铅蓄电池再生的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铅的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的目标。重点区域铅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20%;到2020年,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铅污染物排放量。

政策分析:虽然有量化的目标,但由于政策缺乏强制条款和配套的法规,这一目标的存在感不高。

电池回收处理新技术、污染防治



对电池的资源再生的态度从审慎保守变为倡导和促进。

  • 提出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废电池全组分循环利用技术。










对废铅蓄电池再生企业的环保要求全面提升。

  • 须对带壳废铅蓄电池进行预处理,对分选除的铅膏应进行脱硫处理大气污染防治
  • 对再生过程产生的铅烟、铅尘、酸雾应采取密闭负压收集处理
  • 铅烟、铅尘采用两级及以上处理工艺
  • 水污染防治
  • 固废污染防治



明确了上述电池的危废属性,相关环保企业将在资质上更加具有优势。

  • 规定了再生处理企业必需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运行(新增

推广先进技术

  • 对于新建、改造以回收稀贵金属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应采用先进的富氧熔池熔炼以及其他先进工艺及设备(新增










此部分为新政策新增的部分,提出了鼓励研发的资源回收相关新技术

  • 以废电池为原来再生高品质材料技术(新增
  • 锂离子电池的便携式安全检测技术(新增
  • 废电池预处理技术(新增
  • 干法铅回收、预脱硫-电解沉积全湿法回收、低温强化熔炼及提取、预热梯级利用等技术与设备(新增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新政策总结
毫无疑问,时隔13年出台的这一《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对于废物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个利好。因为新政策根据电池产业的变化进行了一些调整,管理思路从着重控制有害废电池的环境风险和生态威胁转移到同时重视污染防控和资源回用,废电池资源回收由审慎建设变为促进发展;此外,因《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及行业标准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政策的体系化大大加强。上述政策对于废电池资源回收行业的运行和环保合规提出了更高和更加细化的要求,如执法到位,粗放型高污染的作坊型回收冶炼点将逐渐淘汰,合规经营的回收处理企业可以获得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而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准入门槛提高以及专业度提升,正规的资源回收再生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新的行业主体。


关于我们
| 国际站 | 品牌通服务 | 再生通服务 | 新手指南 | 网站地图 | 支付方式 | 意见投诉 | 友情链接 | 客服中心 | 诚聘英才 | 产品导航
ZZ91.COM 再生网 © 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盛路9号东方电子商务园A13栋 邮编:310019
客服热线:0571-56612345 56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